云帆美研

GMAT730 | 让努力贯穿过程,对结果接受玄学

3
发表时间:2024-01-21 14:30

我的GMAT备考之旅虽然没有波澜壮阔的历程,更像是一段流水账,但最终我仍然成功到达了终点。


大三在读,雅思7.5分,零基础参加课程,最终成绩:730分



我的GMAT备考之旅虽然没有波澜壮阔的历程,更像是一段流水账,但最终我仍然成功到达了终点。一开始,我从零开始听课,并系统地做题,同时参加答疑群,查阅讨论和分享的资料。尽管后期备考状态不佳,我并没有形成复盘和刷题的明确方法,但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认为做得不够好的地方,以及一些心路和反思。


刚开始学习GMAT时,我充满热情,那时刚刚考过雅思,因此对于英语等应试考试并没有太大的压力。然而,随着上课的进行,我发现自己在听课时容易觉得老师的讲解有道理,但实际上可能在考试时无法灵活运用。为了更好地记忆Critical Reasoning(CR)标签,我采用了给自己找一一对应的例子的方法,将课上的例题、口头上提到的经典例子以及我自己认为有道理的例子都记了下来。这样的具体例子在考试时可能会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关联和直觉,相比死记硬背更容易运用。


然而,在听课的过程中,我发现我更多地依赖老师的层层拆解,而没有自己走一遍正推。这导致在考试时可能无法迅速做出判断,因为在没有自己推导的情况下,碰到题目时可能感觉不到其中的奥妙。为了改进这一点,我认为在上课的同时就应该开始做题,尤其是对于已经学过或大致了解的标签,及早上手做题能够帮助巩固知识。此外,多进行计时训练也是很重要的,这样在考试时才能更好地掌握时间,不至于因为太过宽容而导致失误。


由于一些其他原因,我多次搁置了GMAT备考,导致整个备考时间跨度看起来很长,但实际投入的时间并不多。这种情况使我感到有些疲惫,再加上GMAT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考试,因此备考战线不能拖得太长是有道理的。尤其是在我自己亲身体会之前,即使听到这样的建议,也未曾有具体的感受。我感受到了从一开始的热情学习到后来逐渐失去热情和兴趣的变化。如果是初学者而且觉得学习很有趣的话,应该趁热打铁,多听课的同时多做题,这样应该能够更好地提高分数。


另外,时间拖得太长还有一个负面影响,就是很容易遗忘体系里的许多知识。复盘对于备考非常重要,包括上课的内容和做题情况。建议在上课时,将老师讲解的例题在考点图旁边做个索引标注,方便后期复习。做题时,错题可以用Excel整理,重点关注自己正推的问题和薄弱的考点,避免陷入过于细致的复习,要有所取舍,集中精力提高高频考点的熟练度。


在备考的后期,我发现自己有一个问题,就是觉得不够认真,不好意思问大仙。一开始我对课程有不懂的问题都通过邮件或交给助教去问老师,因为那时候我学得很认真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越来越不敢问问题,因为觉得自己搁置时间太久,刷题也不够多,怕问的问题会显得很幼稚,久而久之就陷入了恶性循环。事后看来,脸皮薄是不利的,多去提问才是好习惯。如果有人和我一样,觉得自己水平有限,或者不够认真,都应该尽量去问。如果觉得自己水平有限,向老师请教问题才是正确的选择;如果觉得自己不够认真,那么开始主动提问是跨出的第一步。尤其是备考时间较长的同学们,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,不要过于焦虑,因为考试结果可能有一些幸存者偏差,而且考试也需要一些运气,更重要的是关注自己的进步。



至于考试前的准备,可以去看看高分学员经验分享,会有很多帮助。考试当天,我选择了早上八点的场次,提前准备了早饭,但在地铁上我却几乎没看jj,大长库的jj确实需要提前开始看。当天我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,考场环境也不太理想,我坐在门口位置,进进出出的人很多,对我的影响较大,不得已戴了一会耳塞。因此,考试当天的建议是不要过度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,判断一下考场环境,做好准备,如果需要可以戴耳塞。


说实话,考试当天的状态并不理想,有时读题要看两三遍才能理解,这在平时做题时并没有出现过。可能是考场环境和平时练习和掐表太少的原因。因此,我觉得考试时各个题型都是凭直觉做的,出分也有一些积极的成分。但反过来说,或许因为谨遵老师的369课程要求,一些拦截线已经帮助筛选了一些选项,然后凭感觉选也会有更大的几率。比如,碰到唯一一个黑体,当时几乎没有时间仔细阅读,我就进行了定性,看选项,印象中定性以后只剩下两个选项,然后匆匆读了一下内容直接选了一个,因为时间实在太紧。SC题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,比如看了LP杀掉了两三个(虽然不确定是否误杀),然后剩下的凭语感选了一个。整个考试过程中,我觉得时间太紧迫,结果也非常积极。


总的来说,GMAT确实是一场需要运气、努力、语感和英语基础的考试。在考试群中,有一些实力强大的考生在刷高分段,而有些学得很扎实的考生分数却稍低一些,让我觉得自己的成绩出乎意料。努力确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,有时候可能会感到很迷茫。在看到成绩的瞬间,我并没有因为刷题不足、体系没吸收消化好、没有好好复盘等而感到有配得的成绩,而是因为“终于不用再考了”的心情而开心。这让我意识到,可能所有的努力都是一种双向选择,一方面是努力让你感觉配得上结果,另一方面是踏实的一步步让你觉得这就是你应该属于的位置。无论之前的经历如何,不管分数是多少,都不要否定自己,因为每一点进步都是宝贵的!